经典导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舜耕书院 >> 经典导读 >> 正文

QQ群讲座稿:《大学》050:齐家章解(八)(2014.05.06)

2020-05-22   作者:赵宗来   来源:galaxy银河官网   点击:  

各位群友,晚上好!从今晚开始,我们的讲座加上“豫东诗联群”,欢迎新老朋友一起学习中华经典。

上一次,我们学习的是《大学》所引用的《康诰》中的一句话:“如保赤子。”列了三个小标题加以阐释:

【1】婴儿初生是赤子,父母用心保护之。君臣之设为保民,保民心同保赤子。

【2】保赤子是慈爱心,保庶民须用仁心。亚圣曾言其差等,爱物亲亲而仁民。

【3】中华文化君臣民,如同太极有三分。莫道君臣已不在,管窥蠡测会误人。

今晚继续学习的是:“心诚求之,虽不中(仲)不远矣。未有学养子,而后嫁者也。”接着上面小标题的顺序排列下去。

【4】是谁用心诚求之?是指每个人自身。大错铸成谏无益,如保赤子在用心。

我们先来说说“心诚求之”。这里涉及到几个问题:1.“谁”去“求”?2.用什么“心”?3.如何“诚”?4.“求”不“求”?5.“求”什么?这需要从“如保赤子”来看。

第一个问题:“谁”去“求”?从“如保赤子”来说,要“保赤子”的是“父母”,要“如保赤子”那样去“保庶民”的则是“君臣”。

这里所说的“父母”、“君臣”,当然首先是指已经做了“父母”、已经在“君臣”之位的人,其次,也不能不包括尚未做“父母”、尚未在“君臣”之位的人。

今日的父母,是昔日的子女;今日的子女,是来日的父母。今日的君臣,是往日的庶民;今日的庶民,是未来的君臣。

已经做了“父母”的人,已经在“君臣”之位的人,如果原来修身没有做好,现在开始注重修身也不算迟。

毕竟“失之东隅”,尚可“收之桑榆”;毕竟“亡羊补牢,犹未为晚”,毕竟每时每刻都可以是走向未来的起点。

然而,尚未“为人父母”的人,尚未身居“君臣”之位的人,与其将来“失之东隅”,与其将来“亡羊补牢”,不如现在开始“格致诚正”、“防微杜渐”。

从以上所说的可知,是“谁”去“心诚求之”?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。在责任面前,把自己排除在外的人,遇事时必然是怨天尤人的人。

孔子说: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我们在此学习《大学》,学习“心诚求之”,就应该是修养完善自己,而不是舍弃自己而去修养完善别人,更不是去责备别人。

俗话说: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”一个人如果不修养完善自己,那么,背离人道的人必然背离天地之道,不可能不受天地的诛伐。

并非我们想“保赤子”、“保庶民”就可以真正做到的,也不是要等到我们面对着“赤子”、“庶民”的时候,“边干边学”。

“边干边学”,那是拿“赤子”、“庶民”做试验。当子女长大之后,父母才发现了错误,受害者不仅是子女,父母本身也是受害者。

当庶民不安的时候,君臣才发现了错误,君臣民都是受害者,而且所造成的危害都已经永远不可能挽回了。

那么,是不是在“为人父母”之前就学习“保赤子”之法呢?是不是在“为君为臣”之前就学习“保庶民”之法呢?不是。

《大学》中说了:“未有学养子,而后嫁者也。”这里说得很清楚,不是说等一个女子学会了养育子女然后再出嫁去做母亲的。

要“保赤子”,首先在于“为人父母”者的“用心”;要“保庶民”,首先在于“为君为臣”者的“用心”。

【5】人心无私方合性,遵道行路不偏邪。私心待子待庶民,患得患失保什么?

第二个问题:用什么“心”去“保赤子”、“保庶民”?须用“无私”的“仁慈”之心,而不应该用“私心”。

要“如保赤子”,有“心”然后才必然有“法”;如果无“心”,即使有“法”也无用。一个已经利欲熏心的人,难以舍弃利欲去“保赤子”、“保庶民”。

我们在上一次说过,“父母”在“保赤子”的时候,是出于“慈爱之心”;“君臣”在“保庶民”的时候,是出于“仁心”。

“仁心”是人效法“天无私覆”之道,“慈心”是人效法“地无私载”之道。人去躬行仁慈之心的具体途径则可以谓之“路”。

这里涉及到了“道”、“心”、“路”三者,“心”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。那么,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?为什么说“心”起关键作用呢?

因为“道”在人的头上,须“尊”而“遵”之;“路”子人的脚下,须“践”而“行”之。“路”必然不同,“道”只有一个。

人心无私,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时候,人之“心”不仅与“性”无异,而且与“道”无违,这是“尊道”、“遵道”的体现;

人之“心”能“尊道”、“遵道”,则不会选择“邪恶之路”去“践行”,发现脚下的“路”不正就会迅速纠正,所以,“道”、“心”、“路”三者能一致。

一旦人心有私,就会不顾头上的“道”,对脚下的“路”也无“正邪”的选择,而只是见利则苟取,见害则苟避,所以,“道”、“心”、“路”三者乖离不合。

“为人父母”而用“私心”、“私利”去“保赤子”,会怎么样呢?如果是在“赤子”符合他的“私心”、“私利”的情况下,可能会“爱护赤子”;

如果“赤子”和他的“私心”、“私利”可以兼顾的时候,可能会对“赤子”采取“兼顾”的态度,不可能全身心地去“保赤子”;

如果“赤子”严重妨碍、危害到他的“私心”、“私利”,那么,他就会舍弃“保赤子”,而去获得他的“私心私利”的满足。

再者,从“私心”、“私利”出发,去“保赤子”,不可能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也不可能让子女接受圣贤君子之道。

推及到“君臣”对待“庶民”上来说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即使“君臣”把“私心”、“私利”的范围从自身扩大到家庭、国家、“人类”,也仍然是“自私”。

如果“君臣”从“私心”、“私利”出发,去对待“庶民”,那么,有“保庶民”行为的时候,其心中所想的就是借此来“保私心”、“保私利”。

天地待万物,圣人待百姓,以“道”;君臣带庶民,以“仁”;父母待子女,以“慈”。“道”、“仁”、“慈”都是无私的。

我们这里所说的“无私”,不是“损己利人”,更不是“损人利己”。义之所在,行其义而已,不计利己、损己。

假如我们自己事先就对自己说“无私是无可能的”,或者说“我做不到无私”,那么,就属于“自画”、“自弃”,下面的“诚求之”就更不可能了。

【6】欲保赤子保庶民,贵在出于真诚心。诚求便能逐渐近,保民而王在用心。

接下来的三个问题,第三是如何“诚”?第四是“求”不“求”?第五是“求”什么?我们放在一起来说说。

只有“无私”,然后才能有“诚”。这个“诚”,所指的是“真诚”,而不是“诚意”的“工夫”。“功夫”是由“工夫”修炼出来的。

王船山先生《读四书大全说》中说:“凡母之于子,性自天者,皆本无不诚,非以‘诚’字为工夫语。”(第39页)

所以,我们从“天性”来理解这里这个“诚”,而不能从“工夫”来理解。我们平时也常说“天性”这个词,可是,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

“天性”,也就是天然的、天生的,是未受任何污染和改变的那种“本性”。这种“本性”,体现为“恻隐之心”、“辞让之心”、“羞恶之心”、“是非之心”。

这是人生来就具备的,不需要通过学习修养才具有。既然如此,那还何必要说“心诚求之”呢?直接说“心求之”不就可以了吗?

问题在于,虽然没人生来都具备了这样的“天性”,却还需要通过学习而认识到自己具备这种“天性”,而且必须通过修养去扩充它。

一旦没有修养或修养不够,在遇到外事外物比较大的影响时,这种“天性”就会受到扭曲、遮蔽,从而失去其“诚”,让“心”被外事外物所役使。

所以,在不受任何外事外物影响的情况下,“父母”没有不爱护其“赤子”的,“君臣”没有想去伤害其“庶民”的。

“心”能“无私”,必然能“诚”;要不失去其“诚”,就需要在外事外物诱惑或威胁产生“私心”、“私欲”的时候,立刻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。

到这里,我们就需要说一说第四和第五两个问题了。这里说的“求”是“求”什么?从“如保赤子”来说,就是父母“保赤子”、君臣“保庶民”。

“为人父母”者,心中只有自己,那么,他就根本不想“求”去“保赤子”,所“求”的只能是“保自己”。这样的父母相对比较少。

身在“君臣”之位的人,心中只有自己,那么,他就根本不想“求”去“保庶民”,所“求”的也只能是“保自己”,顶多是“保”其“利益群体”。

总之,“心诚求之”,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,而且应该做的;能使心地无私,能保持真诚天性所“求”的是“保赤子”、“保庶民”,然后才能说到下面的内容。

所谓“虽不中不远矣”,说的是,如果我们能“心诚求之”,也许未必能完全做到,却不会偏离很多。如果不能“心诚求之”,就永远不可能做到。

这里所说的是“治国必先齐其家”,前面所说的以“孝悌慈”行教化是“齐家”的一个方面,这里的“保赤子”和“保庶民”则是另一个方面。

孟子说过:“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”能“保庶民”是“王道”的根基,“行教化”是“王道”之必需。“王道”行,则庶民身心安宁。

孟子说:“谨庠(祥)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【斑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七十者衣(易)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(望)者,未之有也。”

所谓“未有学养子,而后嫁者也”,不可理解为我们不需要学习修养就可以齐家治国,而是说无论是父母“保赤子”,还是君臣“保庶民”,关键都在于自己之心。

有私心,谈不到“身修”,更谈不到“家齐”、“国治”;用私心去读经典,恐怕我们所读的虽然是中华经典,所理解出来的却未必是圣贤君子之道。

上一条:QQ群讲座稿:《大学》051:齐家章解(九)(2014.05.13)

下一条:QQ群讲座稿:《大学》049:齐家章解(七)(2014.04.29)

 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galaxy银河官网 电话:0531-82769210  邮编:250022

Copyright galaxy银河官网 - yh86银河国际APP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

鲁ICP备090514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