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导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舜耕书院 >> 经典导读 >> 正文

QQ群讲座稿150讲: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(2015.10.18)

2020-08-02   作者:   来源:   点击:  

第一五〇讲:QQ群讲座稿: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(2015.10.18

【欢迎大家来共学经典。今晚参与的群共168个。文稿已发在我空间日志“诗经讲座”栏目,欢迎转贴。若有问题可小窗发到我,等到讲完后答复。此是我自学记录,应邀前来,亲手贴出;因发布的群太多,所以篇幅长、间隔时间长。若贵群无愿共学者,欢迎退出直播。】

请把《女曰鸡鸣》及其诗序先阅读三遍:

《女曰鸡鸣》,刺不说【同悦】德也。陈古义以刺今,不说德而好(音浩)色也。

第一章:女曰鸡鸣,士曰昧旦。子兴(音星)视夜,明星有烂。将(音江)(音熬)将翔,弋(音益)(音扶)

第二章:(音益)言加之,与子宜之。宜言饮酒,与子偕(音协)老。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(音郝)

第三章:知子之来之,杂佩以赠之。知子之顺之,杂佩以问之。知子之好(音浩)之,杂佩以报之。

一、题解与《诗序》讲解:

上一篇《遵大路》,所说的是郑国朝廷无君子,国人因此而“思君子”。此篇《女曰鸡鸣》所说的是什么呢?《诗序》说是“刺不说德也”。《遵大路》与《女曰鸡鸣》有什么关系呢?前者说朝廷无君子,后者说“朝廷之士不悦有德之君子”。

孔子说: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《女曰鸡鸣》,说夫妻并非无色事,但是,不贪恋于色欲,而能相互勉励以早起做事。互相勉励以早起做事,是有德的体现。夫妻之间的色欲是正常而自然的,但是,更为重要的是夫妻各自的德。

德胜于色欲,才能不为色欲而迷失其德。《长恨歌》之中的唐玄宗“从此君王不早朝”,杨贵妃“三千宠爱在一身”,都可谓色欲胜于德,然而,他们自己以及其他人美其名曰“爱情”,其实,却是因其色欲而失其德,不仅殃及其身,而且殃及国家。

《女曰鸡鸣》,所写的是夫妻虽然相悦于色欲,却不使色欲胜于其德,所以,既不伤其身,亦五伤于家国天下。这是从正面来说,也就是陈述古人相传之义,而讽刺那些“好色”胜过“好德”之人,希望这样的人至少能够“好德如好色”,进而“好德胜过好色”。

“女曰鸡鸣”的意思是说,女子说已经到了“雄鸡一唱天下白”的时候了,也就是说,到了英爱起床起来做事的时候了。为何此诗以此为题,而不是以“士曰昧旦”为题呢?因为从一般说来,女子更重情,更愿意依偎在丈夫怀中,更容易舍不得让丈夫离开。

女子能够节制自己的情色欲望,可谓女子善于自我节制,能够如此则不至于耽误了家中之事,进而也能使丈夫避免陷于情色欲望之中难以自拔。如果《长恨歌》里的杨贵妃能够如此节制自己,或许不至于使唐玄宗“从此君王不早朝”。

“好男儿志在四方”。一个男子,固然不能不顾自己的小家,但是,也应该注意其国家、天下的责任和义务。一个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的男子,意味着不顾国家、天下;一个“好色胜过好德”的男子,则意味着恐怕心中只有自己的情色欲望,连“老婆孩子”都不顾。

一个“好德如好色”的人,可以说是一个在社会上还算正常的人;一个身居朝廷之位的人,如果不能“好德胜过好色”,那就算不上是“君子”,而只能说是一个身居“君子之位”的“小人”而已,这样的人,怎能承担得起国家天下的责任呢?

当朝廷的官员都是些“情色胜过其德”之“小人”的时候,纵然想要不“祸国殃民”都不可能,想要“国泰民安”更是绝对不可能的。朝廷多这样的“无耻之徒”,那么,民风糜烂、无耻也就是必然之事,所败坏的是“世道人心”。

二、第一章讲解:

原文:女曰鸡鸣,士曰昧旦。子兴(音星)视夜,明星有烂。将(音江)(音熬)将翔,弋(音益)(音扶)

“女曰鸡鸣”,意味着家庭主妇不贪恋情色欲望,听到“鸡鸣”就起身,要去做自己的家务事。“士曰昧旦”,是说这位家庭主妇的丈夫在“眛旦”之时也起身了。“鸡鸣”之时,早于“眛旦”,为什么家庭主妇起身更早呢?因为要先给丈夫和家人去做早餐。

“士曰昧旦”的“士”,从儒学经典而言,可以是百姓之中立志学习君子之道的人,也可以是在朝廷官员,这里侧重于后者;“眛旦”的意思是,天色虽然还未明,太阳虽然尚未出现,但是,“东方已经露出了一点鱼肚白”。

家庭主妇起来了,她的丈夫也起来了,按礼来说,他们的子女也要跟着一起起来。首先,这是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的自然生活方式;其次,父母起身,而子女不再贪睡,是“家教”的方式。所谓的“德”,也就从此而体现出来。

“子兴视夜,明星有烂”,意思是说,这对夫妇的子女起来了,看到外面的天色依然还像夜色,只不过是刚刚有点“蒙蒙亮”而已;再抬头看天,天上的启明星很明亮,但是,那些小星已经看不到了。“明星”是指启明星。“烂”是“灿烂”之义。

“将翱将翔”,意思是说,将要去上“早朝”见国君。“翱翔”,本来是指鸟类在空中飞翔盘旋,这里是说官员去早朝的时候,在路途之上,就好像鸟类飞翔盘旋一样,既含有不敢怠慢之义,又含有从容安乐之义。

《毛传》说:“闲于政事,则翱翔习射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朝廷无政事,起身之后就学习射箭。这是把“翱翔”解释为“习射”之事,而不是去“早朝”。不过,这样一来,“早朝”之义就成了解释者凭空杜撰出来的了。

因此,说“翱翔”是“早朝”、“习射”是不需要“早朝”之时的事情,也许更好一些。所谓“弋凫与雁”,也就是“习射”之事。“弋”是用有绳子拴着的箭去射猎;“凫”是指野鸭,“雁”是指大雁。为什么要射野鸭、大雁呢?《毛传》没有解释。

郑玄先生说是“以待宾客为燕具”,也就是说把射猎到的野鸭和大雁当作招待宾客的宴席用品。不过,恐怕并不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,更主要的可能是以此练习射猎技艺。因为天子、诸侯以及乡中,都有选士的“射礼”,纵然已经是朝廷之士,也不能放弃练习。

三、第二章讲解:

原文:(音益)言加之,与子宜之。宜言饮酒,与子偕(音协)老。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(音郝)

“弋言加之”,意思是说,我用拴着绳子的箭射来野鸭和大雁,把它们加到盘碗之中。其中的“弋”是指射猎来的猎物,“言”指“我”,“加”是指把猎物做好而放到盘碗之中,“之”是指那些猎物做成的菜肴。

“与子宜之”,《毛传》说:“宜,肴也。”不过,对“子”未做解释,郑玄先生解释为“宾客”。既然“弋凫与雁”的主要作用是“习射”,那么,所得到的猎物就可以有多种用法,当然可以用来招待宾客,也未尝不可一家人共享。

所以,“与子宜之”可以理解为,把所得到的猎物做成菜肴,可以与妻子共享,也可以与家中子女共享,也可以用来招待宾客。其实,应该说此句不是为了强调用这些猎物做什么,而应该主要是以此来说“士”的射猎技艺之好。

“宜言饮酒”之“宜”,不再是指菜肴,而是“适宜”、“应该”的意思;“言”还是指“我”。此句是说,这些菜肴,我应该拿来与妻子、家人或者宾客一起饮酒。这也就意味着“士”之无私,但凡有美好之物,都愿意与妻子、家人、宾客共享。

“与子偕老”,《毛传》也没有解释。一般来说,此句首先应该含有“与妻子一起白头到老”之义,而不应该说“与子女一起白头到老”;不过,也不能排除其中含有“与宾客共享,和乐相处,一起尽天年”之义。

“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”,《毛传》说:“君子无故不撤琴瑟。宾主和乐,无不安好。”一般说来,“琴瑟”也多是用来表达“夫妻感情和睦”之义,所以,《毛传》从“宾主”来解释,是侧重与款待宾客,却也不能不包括“夫妻和睦”之义。

“夫妻和睦”可谓“家齐”的体现,“宾主和谐”则可谓“国治”之表象。如果“夫妻”不“和睦”,那么,难以有“宾主”之“和谐”,所以,“夫妻和睦”犹如“宾主和谐”之“本”,“宾主和谐”必有“夫妻和睦”为前提。

所谓“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”,其直接的意思是说,琴瑟正在演奏着乐曲,每个人无不内心安宁舒畅,互相之间无不和好。夫妻能相悦以德,而不贪恋情色欲望,则夫妻以及家人必然安宁和好;一家人都安宁和好,有宾客前来,也必然无不安宁和好。

“在御”,相当于说正在演奏着乐曲,“无故不撤琴瑟”,意味着君子永远注重调和身心。从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”来说,“静”可谓人人能“知止”而“心定”。“好”可以从“夫妻和乐”来理解,由此可以扩展为“宾主和乐”、“君臣和乐”、“阴阳和乐”。

四、第三章讲解:

原文:知子之来之,杂佩以赠之。知子之顺之,杂佩以问之。知子之好(音浩)之,杂佩以报之。

这一章与前两章的写法完全不同。从这三章来看,第一章侧重于“夫妻”之“以德相悦”,第二章是从“夫妻”到“宾主”的“以德相悦”,第三章则是侧重于“宾主”之“以德相悦”。所以,第三章德“子”字,应该是指“宾”与“主”。

“知子之来之,杂佩以赠之”,《毛传》说:“杂佩者,珩(音恒)、璜、琚(音居)、瑀(音宇)、冲(音充)牙之类。”此句的意思是说,我知晓宾客必然会前来,所以,我早已准备好了用玉石制作的“杂佩”,用来作为赠送宾客的礼品。“来之”犹如“来此”。

“知子之顺之,杂佩以问之”,《毛传》说:“问,遗(音谓)也。”所谓“顺之”,是指彼此趋向相同。此句的意思是说,我知晓我们是趋向相同的同道,所以,我准备好了用玉石制作的“杂佩”,前去赠送给您。

此章的前两句说的是“子来我处,我为主,子为宾”;中两句说的是“我到子处,子为主,我为宾”;后两句说的什么意思呢?“知子之好之,杂佩以报之”,这里的“好之”,犹如说“好我”。为什么“好我”呢?从“以德相悦”来说,意味着“与我一样悦于德”。

知晓您喜好我,我一定用准备好德玉石制作的“杂佩”来报答您。如果对方“喜好我”是因为“喜好我的美色(宝物、利益)”,也就不是“以德相悦”;唯有因为“好德”而“好我”,我也因此而报答,那才是“以德相悦”,那才是“以德报德”。

好色者,所悦在于他人之色;好德者,所悦在于他人之德。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,因此,唯有双方都“好德胜过好色”,然后能彼此“以德相悦”。好色胜过好德者,不可能“相悦”;好德胜过好色者,必然彼此“相悦”。

为何相赠的都是“杂佩”呢?因为“杂佩”都是用玉石制作而成,既是礼品,又与“德”相配。若非有特殊情况,君子无不佩玉,因为对于君子来说,不是因为“物以稀为贵”而佩戴玉石,而使因为玉石象君子之德。

此章之中的“宾主”,可以是两个人之间,可以是两个家庭之间,也可以是两个国之间。两个人之间则是“友人”,两个家庭之间则是“友邻”,两个国之间则是“友邦”,都是志同道合、同心同德者。“友人”如此则身修,“友邻”如此则家齐,“友邦”如此则国治。

【今晚的讲座,到此结束。谢谢各位群友,谢谢群主和管理员!各位群友若有疑问,敬请把问题发到我个人窗口,等待参考性答复。不再在各群窗口内做答,谢绝闲聊和争辩,无礼不答。如果是转播,请转播的朋友汇总各位群友的提问,发给宗来以作答复。】

【敬请不想继续《诗经》和《论语》两个系列讲座的群主,敬请直接把本人从贵群名单中移除,这样既能避免宗来耗费时间和精力,也能避免打扰贵群的群友。再见!晚安!】

上一条:QQ群讲座稿151讲:《诗经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(2015.10.25)

下一条:QQ群讲座稿149讲:《诗经·郑风·遵大路》(2015.10.11)

 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galaxy银河官网 电话:0531-82769210  邮编:250022

Copyright galaxy银河官网 - yh86银河国际APP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

鲁ICP备090514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