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导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舜耕书院 >> 经典导读 >> 正文

QQ群讲座稿196讲:《诗经·秦风·车邻》(2016.10.02)

2020-08-04   作者:   来源:   点击:  

第一九六讲:QQ群讲座稿:《诗经·秦风·车邻(2016.10.02

【学友好!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。今日有206群,宗来亲手逐群分段贴文,隔十分钟一大段;所至之群,必是应邀;若有垂询,敬请小窗留言待答,群中不答。此虽名为“讲座”,实是宗来自学所撰。敬学《毛诗诂训传》与《诗序》,不敢鉴评。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,任凭阅览、转贴。愿学者欢迎,不愿者请自便。此后,若非特殊情况,不再接受加群邀请。】

请先阅读诗序与原文三遍建议背诵)

诗序:《车邻》,美秦仲也。秦仲始大,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音浩)焉。

第一章: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

第二章:音板)有漆音习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音叠)

第三章: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

一、《秦风》略说:

【1】“秦”,本时陇西一山谷之名。当初,伯益(或写作伯翳)辅佐大禹治水而其功,帝舜任命其为“虞官”,长官“养草木鸟兽”之事,且赐其姓为“嬴”。“伯益”者,“皋陶(音高摇)”之子。“秦”为“嬴姓”,由“伯益”而始。

追溯其源,可至于“帝颛顼(音专须)”。“帝颛顼”之孙名曰“女修”,生子“大业(即皋陶)”,“大业”娶“少典之女”名曰“女华”者,而生“太费(即伯益)”。“伯益”随从大禹平水土,驯养鸟兽,且知鸟兽之语。

自夏朝、殷商之后,“伯益”之后裔有名“非子”者,为“周孝王”养马,而居于“汧(音谦)水”与“渭水”之间,周孝王以其祖“伯益”能知鸟兽知言,其本人又善于养马,故封之为“附庸国”,其“采(音猜)邑”在“秦谷”,而使之继“嬴氏之祭祀”。

“附庸国”者,封地不足五十里者也。至于“非子”之曾孙,有名为“秦仲”者,奉“周宣王”之命讨伐“西戎”,“周宣王”始任命其为“大夫”,从此而“始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”,《诗经·秦风》由“秦仲”而始,《车邻》是也。“秦”之“变风”亦由此而始也。

【2】“秦仲”之孙,为“秦襄公”,讨伐“西戎”而收复失地,救助周室有功,因而,“周平王”由“镐(音浩)京”迁都到“洛阳”之后,以“岐(音旗)山”及“丰镐”之地八百里赐之,由此而“秦”封爵,升为“诸侯”。

《秦风》收“秦襄公”时之诗有四篇,即《驷驖(音铁)》、《小戎》、《蒹葭(音减家)》、《终南》。其中,《驷驖》与《小戎》皆“美”之,《蒹葭》为“刺”之,《终南》则“戒”之,可谓“秦襄公”有功有过矣。

“秦襄公”生“秦文公”,“秦文公”生“秦靖公”,“秦靖公”生“秦宁公”,“秦宁公”生“秦武公”;“秦武公”卒,立其弟为“秦德公”,自此而都邑常居于“雍”矣。“秦德公”生“秦宣公”,“秦宣公”之弟“秦成公”。《秦风》未收其诗。

“秦成公”之弟为“秦穆公(或写作秦缪公)”,“缪”之音亦读为“穆”。“秦穆公”时之诗,惟有《黄鸟》一篇。“秦穆公”之子为“秦康公”,其诗有四篇,即《晨风》、《无衣》、《渭阳》、《权舆》,其中惟有《渭阳》非“刺”。

二、题解与诗序讲解:

【1】《车邻》是《秦风》首篇,为何以“车邻”为题也?《毛诗诂训传》注曰:“邻邻,众车声也。”若如此,则“邻邻”字当写作“辚辚”矣。然而,“邻邻”兼有“车众多之貌”以及“众车之声”二义焉,“辚辚”则偏重于“众车之声”。

再者,诗以“车邻”为题,不可写作“车辚”。何也?此所谓“车”,谓“战车”也;“邻邻”者,战车众多也;虽曰众多,而未必是“战车行驶”之时,不必有“声”;“辚辚”则是“战车行驶”所发之声。其中含有“战车不可少”而以“无所用之”为好。

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”战车、兵甲、干戈者,保国安民、除暴安良之器也,若列国各守其疆域而无侵犯,若国内无争夺造反之事,则虽有之而无所用之,此诗以“车邻”为题,便暗涵此义焉,期望“万邦协和”、“天下太平”也。

【2】然则《诗序》何以“美秦仲”也?“秦仲”在位之第三年,“西戎”侵犯周地,掠城夺地,“秦仲”奉“周宣王”之命而讨伐“西戎”,兵非由“秦仲”而起,又是奉“王命”而讨伐贼寇、安定天下,是故,其功可“美”也。

再者,“秦仲”讨伐“西戎”之前,其国只是“附庸”之小国,并无爵位,何以能有众多战车也?若非以其治理其“采邑”有方,得其民众拥戴,则难以至此。是故,王肃云:“秦仲修德,为宣王大夫,遂诛西戎,是以始大。”

“秦仲始大”,谓由“附庸小国”而成为“天子”之“大夫”,皆凭其功德也。以其功德而得“天子”封为“大夫”,可谓“显亲扬名”、“光宗耀祖”、“泽及民众”之事矣,《诗序》之“美”之,不亦宜乎?

【3】所谓“有车马、礼乐、侍御之好”,是指“秦仲”既得“大夫”之衔,然后拥有与“大夫”相匹配之车马、礼乐、侍御。所谓“好”,谓“秦仲”本即喜之,而今终于得偿所愿,有此以为其“玩好(音万浩)”也。

“大夫”有“车马”,非欲使之作为玩赏、喜好之物也;有“礼乐”,非欲使之自娱自乐也;有“侍御”,非欲使之沾沾自喜也。是故,“秦仲”以其功德而“始大”,可“美”也;“秦仲”以所得“车马、礼乐、侍御”为“玩好”,可“刺”也。

“秦国”此后终行“霸道”而不行“王道”,乃至后世之“秦朝”以“霸术”夺得“天下”之“权柄”,皆可谓“富国强兵之道”,而非“国泰民安之道”,虽能称霸于一时,而终究不免血雨腥风;虽有“速灭六国之功”,而生灵涂炭、世风败坏,岂能谓之与此无关?

三、《车邻》第一章讲解:

原文曰:“有车邻邻,有马白颠。未见君子,寺人之令。”其意曰:“秦仲车众多,其马皆白额。若要见秦仲,先对内臣说。”诗题之“车邻”,由“秦仲”之立功而言,有其功而后得以提升为“大夫”,故谓其“车”为战车。此则已是“大夫”之后,非仅指战车。

《毛传》曰:“邻邻,众车声也。”有车众多而密集相邻,其行也,车声隆隆;当其讨伐“西戎”时,其战车有如此之威武;今“秦仲”既为“大夫”,有众多之战车,亦有“大夫”仪仗所用之车,“秦仲”自以为威武,则有“骄矜自满”之意焉。

《毛传》曰:“白颠,的颡(音帝嗓)也。”所谓“的”,指色白而鲜亮;“颡”指马之前额;“的颡”谓前额有鲜亮白色花纹之马。“的颡”,品种优良之马也。有数马是“的颡”,算不得稀奇,其马皆是纯种之“的颡”,则可谓强盛威武矣。

《毛传》曰:“寺人,内小臣也。”谓“寺人”在“天子”或“诸侯”宫廷内之侍御之臣;“秦仲”既为“大夫”,则始有“侍御”之臣。“未见君子,寺人之令”,意谓人之欲见“秦仲”者,须先由“寺人”传语于“秦仲”,而后方可得见。其中“君子”谓“秦仲”。

“秦仲”凭其功德而有“大夫”之衔,有“车马”、“侍御”,则其“功德”为“可赞美者”;既有“大夫”之衔,既有“车马”、“侍御”,而自以为威风凛凛,其骄矜自满之意已隐约可见,此则其“可刺者”也。

四、《车邻》第二章讲解:

原文曰:“阪有漆,隰有栗。既见君子,并坐鼓瑟。今者不乐,逝者其耋。”其意曰:“山坡有漆木,湿地有栗树。臣得见秦仲,并坐听瑟鼓。今不仕以乐,离去寿虚度。”《毛传》曰:“陂(音坡)者曰阪。下湿曰隰。耋,老也。八十曰耋。”

“阪有漆,隰有栗”,谓“秦谷”之山坡上有漆木,低湿之地则有栗树,由此可见当初“秦仲”治理“采邑”有方,使生物各得其宜;亦兼有人才各得其位、各成其用之意。物各得其宜,人各得其位,礼也;有礼而后有序,有序而后和乐。礼者,序也;乐者,和也。

“既见君子,并坐鼓瑟”,谓“秦仲”既升为“大夫”之后,诸臣见之,则君臣并肩而坐,以欣赏鼓瑟之音,似乎一片“和乐融融”之气象。然而,深入品味之,则可见其中问题之严重,可谓字字之中皆含有玄机。

君臣之聚,当言政事,而今不言政事,而共赏鼓瑟之音,可谓“五音令人耳聋”矣;君臣之礼,尊卑有等,不宜“并坐”,而今“秦仲”与其臣“并坐”,可谓“君臣失礼”矣。昔日勤政之“秦仲”,而今失礼而求耳目口腹之乐矣,隐患已在其中。

再者,“琴瑟和(音贺)鸣”谓君臣之和谐,而今惟有“瑟声”而无“琴声”。在“琴瑟”之中,“琴”如君,“瑟”如臣,而今有“瑟”而无“琴”,暗涵“君不君”之意焉。君臣尊卑既已紊乱,则国事难以和谐矣;以“礼乐”为“玩好”之物,则非“礼乐”矣。

“今者不乐,逝者其耋”,中涵二意。一者,上行下效,“秦仲”既以“礼乐”为“玩好”之物,则其下臣亦各享其乐、各求其欲矣,政事即将荒废矣;“秦仲”能使其臣享乐,是故,其臣愿仕于其朝,而不愿离去,否则便年至七八十岁,亦是虚度此生。

再者,“秦仲”之臣中,必有“有知之士”,耳闻鼓瑟之音而终究不乐;何以不乐?“西戎”之侵犯,“秦仲”之讨伐,导致众多死伤,虽七八十岁者亦所难免,是故,“秦仲”之功,非其一人之功也,而今凭其战功而得“大夫”之衔,由此而贪图享乐,有何可乐也?

五、《车邻》第三章讲解:

原文曰:“阪有桑,隰有杨。既见君子,并坐鼓簧。今者不乐,逝者其亡。”其意曰:“山坡有桑树,湿地有青杨。既得见秦仲,并坐赏笙簧。如今不行乐,离去如死亡。”《毛传》曰:“簧,笙也。亡,丧(音桑四声)弃也。”

此章文字,与第二章大同小异,然而,其诗之义则截然不同。何以见得?“阪有桑,隰有杨”者,本应在家宅附近之桑树竟然栽种于山坡,则采桑者困难而危险矣;不能耐水之杨树竟然栽种于低湿之地,而今虽茂盛,却难以长久矣。物不得其宜,人不得其所,政危矣。

“既见君子,并坐鼓簧”者,臣既经“寺人”传语方得见“秦仲”;既见之后,“秦仲”使其臣与之并坐而欣赏笙簧之音,不仅“君臣失礼”,其“秦仲”心中已无臣、无民矣。笙者,生也;簧者,黄也。闻笙之音而忘民生,闻簧之音而忘诸臣,有君如此,夫复何望?

“黄”为“中土”之正色。“中”为“君”所立之地,惟心正性善而可,“秦仲”为“秦谷”之“君”,因得车马、礼乐、侍御而乐,而不知车马之正用、礼乐之本义、侍御之作用,竟然皆以为“玩好”之物,其心不正矣,其性忘善矣,岂能“安民”?

“土”者,凝聚为土地,人生之用度无不赖于此,“秦仲”奉命讨伐“西戎”,收复失地,若非以此土地而使民生安康,则收复土地亦有何用?乃至其收复失地之举,亦与“率土地而食人”等同矣,尚有何可“美”者哉?

《坤卦》六五爻辞曰:“黄裳,元吉。”为君者,须“黄中通理”,位高心卑,然后始能获吉。而今“秦仲”虽与其臣“并坐”而欣赏“笙簧之音”,貌似“与臣同乐”,实则只是“为君独乐”而已;既为“天子”之“大夫”,则骄矜自满,其不能通理、心卑矣。

“今者不乐,逝者其亡”,亦有两解。一者,君既耽于享乐,臣亦如之,习而久之,则谓人生只是享乐而已;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在此可以“及时行乐”而不“行乐”,则似乎无异于死亡矣。君臣有如此之念,则不知人生之使命、责任、义务矣。

再者,“有知之士”眼见“秦仲”如此,则忧其君、忧其民,虽闻乐(音悦)而不乐(音勒)矣;人既失其人心人性,不知人生之使命、责任、义务,则“人生”惟遗其躯壳,而如行尸走肉,乃至与禽兽不异矣,其作为“人”则已无异于“死”矣。

【今晚讲学已毕。多谢诸友。若有垂询,敬请小窗留言直说,所答仅供参考。谢绝闲聊与争辩,无礼不答。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,宗来将立即退出。若有愿转贴、转播者,悉听尊便。诸君再见!晚安!】

上一条:QQ群讲座稿197讲:《诗经·秦风·驷驖(音四铁)》(2016.10.09)

下一条:QQ群讲座稿195讲:《诗经·唐风·采苓》(2016.09.25)

 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galaxy银河官网 电话:0531-82769210  邮编:250022

Copyright galaxy银河官网 - yh86银河国际APP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

鲁ICP备090514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