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导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舜耕书院 >> 经典导读 >> 正文

QQ群讲座稿263讲: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(一)(2018.03.04)

2020-08-04   作者:   来源:   点击:  

第二六三讲:QQ群讲座稿: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(一)(2018.03.04)

【前言:宗来自学,以成此文;群中见之,皆因邀请。今学《诗经》,回归正统;不事创新,但求中正;依据毛传,参照五经。群数众多,二百七十;篇幅较长,耐心读之。不作旁观,不作赏评;学而习之,修齐治平。】

请先阅读诗序与原文:

诗序:《伐木》,燕朋友故旧也。自天子至于庶人,未有不须友以成者。亲亲以睦,友贤不弃,不遗故旧,则民德归厚矣。

第一章:伐木丁丁(音征)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

第二章:相(音像)彼鸟矣,犹求友声。矧(音审)伊人矣,不求友生。神之听之,终和且平。

第三章:伐木许许(音虎),酾(音失)酒有藇(音序)。既有肥羜(音住),以速诸父(音斧)。宁适(音是)不来,微我弗顾。

第四章:於粲(音于灿)洒埽(音洗扫),陈馈八簋(音轨)。既有肥牡,以速诸舅。宁适不来,微我有咎(音就)。

第五章:伐木于阪(音板),酾酒有衍。笾(音边)豆有践,兄弟无远。民之失德,干糇(音甘侯)以愆(音迁)。

第六章:有酒湑(音许)我,无酒酤(音姑)我。坎坎鼓我,蹲蹲(音存)舞我。迨(音带)我暇(音霞)矣,饮(音引)此湑(音许)矣。

一、题解与诗序讲解:

《魏风》中有《伐檀》,是以“檀”喻贤;此篇题为《伐木》,其所为“木”,泛指一切灌木与乔木,是故,此是以“木”泛指一切贤能,亦即“朋友故旧”。然而,“朋友故旧”固然未必皆是“贤能”,但以“贤能”而期许之也。

“伐檀”、“伐木”之“伐”,其本义为“砍伐”,伸言之,树木未成材而砍伐之,是谓摧残伤害;砍伐其旁枝而使之茁壮成长,是谓助长促成;既已成材而砍伐之以成用,是谓选贤任能;制作成器且已建功而奖赏之,是谓嘉奖勉励。

据《诗序》,此篇《伐木》之宗旨,乃是“燕朋友故旧”,是故“伐木”涵义为,助长促成其中尚未达成贤能者、选择任用其中已成贤能者、嘉奖勉励其中既有威信成效者。同门为朋,同志为友;尝居其位为故,久居其位为旧。“木”者,“仁”也,必“仁”而后可。

“自天子至于庶人,未有不须友以成者”,何以言“友”而不言“朋”?自身之志不在于“圣贤君子之道”,则其“友”必非志在“圣贤君子之道”者;若无志同道合之“友”,而永远单打独斗,则犹如“独木不成林”,犹如“鹤立鸡群”。

交友以德,以友辅仁。既能自身志在“圣贤君子之道”,而后有志在“圣贤君子之道”之“友”;既有志在“圣贤君子之道”之“友”,而后能“安人”、“安百姓”、“安天下”。“天子”无“友”无“朋”,“王道”不成;“庶人”无“友”无“朋”,其事亦必难成。

“亲亲以睦”,上一篇《常棣之华》之宗旨也;“友贤不弃”,此篇《伐木》之宗旨也;《常棣之华》在前,“亲其亲”之义为先也;《伐木》在后,“贤其贤”之义继之也。“不遗故旧”,“亲其亲,贤其贤”之延伸也。

“天子”有“王之德”,如帝尧之“光被四表,格于上下”,必能“亲其亲”而使“九族既睦”,进而“贤其贤”而“平章百姓”,“故旧不遗”则终能“协和万邦”而“天下太平”。以身作则,有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”之教化,有“仁民爱物”之政令,则“民德归厚”。

二、第一二章讲解:

《毛诗正义》谓此诗共六章,每章六句。然而,通览全诗,一二章合,三四章合,五六章合,然后,三部分各能全其义;全诗六章之中,首句以“伐木”开始者,惟有第一、三、五章,由此而言,亦当合一二章、三四章、五六章为三部分。

【1】第一章原文曰:“伐木丁丁(音征)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《毛诗诂训传》(毛传)注曰:“‘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’,兴也。丁丁,伐木声也。嘤,惊惧也。幽,深。乔,高也。君子虽迁於高位,不可以忘其朋友。”

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”,其字面之意曰:“树木既成,茂盛丛生;伐以成用,丁丁连声。林中鸟聚,合和共鸣;伐木惊之,惧声嘤嘤。”《毛传》谓之“兴”,何也?从正面而言正道,以正道而行劝勉也。据此可解此二句之义矣。

“伐木声”何以谓之“丁丁”?成年男子谓之“丁”,引申之,木已成材而伐之,盖所伐者若非成材之木则不谓之“丁丁”也。木既成材而后伐之,是成全木材之用,而非利用木材也;王者选贤、任贤,非以贤者为其谋利之器物,而以之成就其共同之志也。

“嘤嘤”何以谓之“惊惧”?“嘤”字“从口,婴声”,既以“婴”为表音之象,则必有“婴儿”之义焉;林中之鸟,犹如黎民,黎民则如婴儿,是故,在“伐木”之前,众鸟栖息其中,和乐融融;若谓以木喻贤者,则可谓能安其民者矣。故“嘤嘤”本有合和共鸣之义。

而今众鸟忽闻伐木之声,且见树木被伐之状,众鸟以为从此失去其栖息之地,故而惊恐而惧怕;“鸟鸣嘤嘤”以喻黎民犹如婴儿,得贤者仁爱之心而和乐,而今但见贤人将受选拔而高升,从而离去,则黎民恋恋不舍,而又唯恐从此失去贤者,故而惊惧也。

【2】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”,其字面之意曰:“此木所在,幽谷之中;而今被伐,成其大用。鸟失此木,莫惧莫惊;更有乔木,以获安宁。”其所喻之义谓:“贤在幽谷,犹如灌木;贤入朝廷,犹如乔木。贤者高升,离开幽谷;德泽益广,黎民增福。”

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”,似言其鸟,实不尽然。由所伐之木而言,虽是乔木,而在幽谷之中则犹如灌木,既得其所则方可谓名副其实;贤者虽贤,身居朝廷之外则如灌木而所庇荫者稀,若如朝廷之中则如乔木而庇荫更广。

由林中之鸟而言,或以为此林之木既被砍伐则无栖息之地,然而,却可以迁居到乔木之林中。然而,“幽谷”可以喻朝廷之外、偏远之地,亦可以喻黎民生活之粗安;“乔木”可以喻朝廷,亦可以喻黎民生活之富足;贤者在卑下之位,其德泽固不及在高贵之位也。

所伐之木本在“幽谷”,则所迁之处当言“高山”,然则可以为之“乔木”也?木与木为同类,王与贤有同德,同类可以喻同德也。“出”与“迁”,若从某地迁徙到某地,何以不言“自”与“升”?不重其位之高低,但重于不同之位而行其志而已。

【3】“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”,《毛传》注曰:“君子虽迁於高位,不可以忘其朋友。”此处之“嘤”,已非“惊惧”之义,而是真挚欢乐之声。何以其鸣声真挚而欢乐?君子伐木,非欲毁其林也,事过而鸟安;王者选贤,非欲扰其民也,贤升而民乐。

贤者高升而得其位,其德泽不减于当初;王者得其贤者,仁政更能安乐黎民,是以不仅黎民惊惧之情尽去,且其欢乐之情更胜于前时。所谓“求其友声”,固然有不忘其旧日朋友之义,亦有寻求其新朋友之义;朋多则可以增其友,友多则可以广其仁。

再者,鸟之嘤鸣,亦可谓“求友之声”,此喻黎民有感于贤者之德行,而愿与之同学而成朋,愿与之同志而为友,如《易经》所谓“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”,是贤者君子德行所感,是王者政教之应也。

进而言之,贤者之“出于幽谷,迁于乔木”,是贤者君子求友于朝廷同僚;贤者为臣,虽不敢以王者为友,然而,必与王者志同道合而可以如友;贤者君子,无意于富贵权位,惟欲“无位而独善,得位而兼善”,惟欲行其志而趋于国治、天下平而已。

【4】第二章原文:“相(音像)彼鸟矣,犹求友声。矧(音审)伊人矣,不求友生。神之听之,终和且平。”《毛传》注曰:“矧,况也。”其义曰:“视其鸟雀,尚求友声;同声相求,心意相同。何况为人,当胜鸟雀;志同道合,仁义共生。”

深言之,“相”为“视”之义。人视鸟雀,鸟雀尚知以声相和而求其友,尚知飞出幽谷而迁于乔木。言鸟雀何以用“声”字?若《礼记·乐记》所言,禽兽知声而不知音,鸟雀属于禽类。因其知声,故能“同声相求”。鸟雀既入乔木之林而得安宁,则呼朋引类而来矣。

“矧”为“何况”之义;“伊人”谓“异于鸟雀之人类”;“不求”谓“岂能不求”,因前有“矧”字,故“不求”可解为“岂能不求”。鸟雀既入乔木之林而得安宁,伊人得贤达为依而安宁矣;鸟雀呼朋引类而入乔木,伊人召唤亲友而来安乐之方矣。

言鸟雀在谓之“友声”,何以言“伊人”则谓之“友生”?禽兽知声而不知音,庶人知音而不知乐(音悦),是故,鸟雀以声相感,伊人则以音相感;鸟雀之“友”,同声相求而求其同利也,伊人之“友”,同心同德而求其同志也,以友辅仁而行其义也。

何以忽而言及“神之听之,终和且平”?贤者在幽谷,幽谷之民可安;贤者在朝廷,家国天下之民可安。知命方为君子,知道方为贤人,德大则感格上天,泽广则普及庶民;“神之听之”,谓“神由此而听之从之”,如“得道多助”而鬼神助之也。

“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”,而“鬼神”为“天”之运筹者;家国天下之民既安,天必见之,神必助之;得道则吉,失道则凶,贤人君子既有德而知道,虽或如今有所未达,然而,自此以往,无倦无怠,其身、其家、其国、其天下终究可臻于和谐平安矣。

孔子自言其志曰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《仪礼·曲(音区)礼》曰:“毋不敬,俨若思,安定辞。安民哉!”《书经·尧典》曰:“黎民于变时(音是)雍。”由此而言,圣贤君子、二帝三王无不以“敬天安民”为“志”也。

【今晚发布完毕。若有垂询,敬请小窗留言直说,必答以供参考。谢绝闲聊与争辩,无礼不答。若贵群不想继续,敬请告知,宗来愿意退出。若有愿转贴、转播者,悉听尊便。】

上一条:QQ群讲座稿264讲: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(二)(2018.03.11)

下一条:QQ群讲座稿262讲: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(音第)》(六)(2018.02.05)

 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galaxy银河官网 电话:0531-82769210  邮编:250022

Copyright galaxy银河官网 - yh86银河国际APP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

鲁ICP备090514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