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导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舜耕书院 >> 经典导读 >> 正文

QQ群讲座稿135:《论语·颜渊》003(2017.12.12)

2020-08-04   作者:   来源:   点击:  

QQ群讲座稿135:《论语·颜渊》003(2017.12.12)

【学友好!济大学赵宗来敬礼!今日有QQ群262个,及“济大经典课堂微信群”。各群皆由本人分段贴文,因群数众多,故篇幅较大、间隔较长。虽名为“讲座”,实宗来自己读经学记;所至之群,必是应邀与学友共学。若有垂询,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,不聊天,不辩论。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,发布于各群之文字,任凭自愿阅览、转贴。用微信者,可由已入该群者邀请;不加入其他微信群,请勿邀请。贵群无人愿读,请将我移出贵群。】

{12.1.2颜渊曰“请问其目。”子曰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颜渊曰∶“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}

【1】颜子问“仁”,夫子告之曰:“克己复礼,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由此而言,“克己”为“为仁”之“纲”,则“复礼”便是“为仁”之“目”,如此则“克己复礼”便已是“纲目”俱全之“网”。

何谓“纲目”?从渔网而言,统摄全网之大绳,谓之“纲”;网线交织所成之孔眼,谓之“目”。撒网捕鱼,“目”随“纲”而下水,以“目”网鱼而随“纲”出水。有“纲”无“目”,不能捕鱼;有“目”若无“纲”,亦不能捕鱼。是故,“纲”与“目”不可或缺。

然则,有“克己复礼”四字,“为仁”之“纲目”既已俱全矣,颜子何以再“请问其目”也?夫子既言“克己复礼,为仁”,而后所言之“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”,侧重于“克己”之道,而于“复礼”之道未有详言。

是故,颜子所问之“目”,盖即意欲请教“复礼”之详。朱子解“目”为“条件”、“条目”,亦即“如何复礼”也。“克己”在于“己”,“复礼”则既在于“己”亦及于人。“人而不仁”,则“礼”为空言;“为国以礼”,则为政者须以“礼”立身。

【2】夫子所言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,何谓也?朱子曰:“非礼者,己之私也。勿者,禁止之辞。”若据此作解,则夫子所言之义,谓凡“己之私”者皆为“非礼”,凡“非礼”者皆须“禁止”。如此则“复礼”有“自我强制而行”之意矣。

欲胜过“己之私”,则可谓“心正而后身修”。程子曰:“四者,身之用也。由乎中而应乎外,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。颜渊事斯语,所以进于圣人。”其所谓“由乎中而应乎外”,是“正心”之功;“制于外所以养其中”,是“修身”之功。

倘若如朱子所言,仅仅凭借“自我禁止非礼”而要“复礼”,则终究难以“进于圣人”。是故,胜过“己之私”而“正心”,学习修养而至于君子贤人之所必需;由贤人修行而至于圣人,不可止于“禁止非礼”,而必养性而至于尽性,视听言动而无所移易方可。

《礼记·大学》云:“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。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”此言“为政”必本乎“为学”也。

又云:“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;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此言学正而后心正,身正而后可以使天下正也。由此可知,《大学》所言者,“王道”也,由“据乱世”而至于“升平世”之道也。

《礼记·中庸》云:“中也者﹐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﹐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﹐天地位焉﹐万物育焉。”此可谓由“升平世”而至于“太平世”之道。然而,此须为政者先受教而修道,修道而养性,尽性而成天命。德非能至于圣人境界,难成“天地位、万物育”之效。

【3】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,其中之“非礼”,理解为“若非合礼”更好。何也?“致力于禁止非礼”不如“致力于时时处处合礼”。知“礼”,然后能知何为“非礼”;知何为“非礼”,然后能但行其“礼”而免于“非礼”。

“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”,且“人皆有之”,是故,知“礼”而后辨其“非礼”,犹如执规矩以测方圆,是否符合规矩则一测便知;至若“非礼”,纷纭复杂,数不胜数,若不知“礼”而欲辨何为“非礼”,则犹如无规矩而欲成方圆、测方圆,难免错谬误妄。

“非礼勿视”者,合于礼则视,不合于礼则不视;“非礼勿听”者,合于礼之言则听之,不合于礼之言则不听;“非礼勿言”者,合于礼而后言,不合于礼则不言;“非礼勿动”者,合于礼而后动,不合于礼则不动。此四者,言之易而践行则难,不可轻忽也。

践行之难何在?在于己心。心若有私,则虽有规矩而不能遵循,往往对其“非礼”之“视听言动”而自我放纵、自我辩解;心若未正,则难以为目耳口身之主,往往禁不住诱惑与威胁。是故,“复礼”必须“克己”,“克己”亦必落实于“非礼”则勿“视听言动”。

无意之间偶然瞥见,非“视”也;有意观看、关注,方可谓之“视”。既知所视非合于礼,则不视之,此即“勿视”之义。无意之间声音入于耳,非“听”也;有意闻之、听之,方可谓之“听”。既知所听非合于礼,则不听之,此即“勿听”之义。

既知所视、所听非合于礼矣,视听与否,决之于己心,倘若心不能主其目、耳,欲“勿视”、“勿听”也,难矣。“言”出于己之口,“动”发乎己之身,固可决之于己心,亦可以己心主之,然亦必“心正”而不为万事外物而妄言、妄动方可。

【4】颜子既闻知“复礼”之“目”,应而答曰:“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颜子自称“不敏”,谦逊之辞也;“请事斯语”,方是吾等所须关注、学习之处。“事”者,“恭敬受教而躬行践履”之义也。不敢曰必成,而敢于必遵而行也。

世人之“敏”者多矣,然而,奈何闻圣贤君子之道而有“大笑之”者,有“若存若亡”者,其“勤而行之”者寡。颜、曾、思、孟之所以能臻于复圣、宗圣、述圣、亚圣之德,无非因其能闻圣贤君子之道“勤而行之”。四圣能如此,吾等有何不可?

由此而再溯及“克己复礼为仁”。学习君子贤人之道者,其“克己”重在养其本心、去其私心;私心不去,则不能通达人人之心;不能通达人人之心,则不能通达天心。其“复礼”重在知礼守礼、避免非礼、改变恶习。恶习不改,则己心不正;己心不正,则性光难现。

修行圣王之道者,其“克己”重在养其本性、修其道心;心局限于己则不知人,己心局限于人则不知天。其“复礼”重在以道主性,以性主心,以心主身,使视听言动无不合礼。

“克己复礼”,以及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,适用于人人。然而,庶民能“事斯语”,可有君子之德;君子能“事斯语”,可有贤人之德;贤人能“事斯语”,可有圣人之德;圣人亦是如此,而达天德。倘若不能“事斯语”,夫复何言?

朱子曰:“此章问答,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。非至明不能察其几,非至健不能致其决。”船山先生曰:“天地万物且皆备于我,而况吾有耳目口体,胡容孤守一心,任其侵陵,而自贻之咎也!……此‘四勿’之训,所以为天德,为乾道,而极于至善也与!”

{12.2仲弓问“仁”。子曰∶“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;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;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”仲弓曰∶“雍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}

【1】颜子问“仁”,仲弓亦问“仁”,同样一问,所答不同,何也?盖夫子答颜子之言,赅摄天下人人,自天子以至于庶民无不可行。夫子之天爵为“至圣”,此“至”,非“至高至大”之义,乃是“由庶人之德学习、修养、修行而至于圣人之德”。

颜子之德,亦可谓始于庶人,而学习、修养、修行,已近于圣人之德者,是故,《颜渊》一篇以夫子答颜子之问仁为始,可以赅摄全篇之宗旨也。夫子、颜子可以“克己复礼”,天下谁人不能“克己复礼”?本无不能,而自暴自弃者,他人亦无可奈何。

再者,夫子答颜子者,学修至圣之工夫;夫子答仲弓者,为政达王之工夫。然而,“圣”与“王”虽各有侧重,却非不相关之两事。“圣”以“德”而言,虽忧国忧民忧天下,而不以得国民、天下为心;“王”以“行”而言,通天地人而天下归往。

“圣”得位,则必可为“圣王”,如周文王;身居“王位”而修德尊圣,亦能使天下归往,如周武王;有“圣德”而非居“王位”,则能安平天下,如周公,如孔子,如孟子。居“王位”而无“圣德”,又不修德尊圣,或平凡,或平庸,或成亡国丧身之君。

再次,夫子答仲弓之言,又可谓“为仁”之基本。“为仁”之境,可谓有三。夫子答颜子者,可谓“达仁”之道;夫子答仲弓者,可谓“通仁”之道;夫子答司马牛者,可谓“不失仁”之道。“为仁”或许有所不“达”,然而,不可“失仁”。

【2】“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”,谓“仁”与“礼”必以“诚敬”为基本也。所谓“出门”,是于家人之外,见到他人之时也。此非对家人不敬,然而,家人之间,以“亲亲”为重;遇他人,则必“如见大宾”,谓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心,敬之至也。

所谓“使民”,是从“为政者”而言。惟有“为政者”,方可谓有“民”。所谓“如承大祭”,是谓凡涉庶民之事者,君臣处之,必如承接祭祀天地之事,诚敬之至也。人之所以有不仁之举,无不始于待人处事不诚不敬而有懈怠轻慢之心。

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谓“推己及人”也。“推己及人”者,从“好恶之情”而言,若是己所不好者,则切莫施加于他人,此可谓“为仁”之“基”,而非“本”。何也?人所“好恶”者,毕竟不尽相同,“己所不欲”者,未必是“人所不欲”者。

进而言之,若从“天下人人之好恶”而言,则“天下人人所不欲”者,谓“不仁”、“不义”、“无礼”、“不智”、“不信”,是故,莫以“不仁”、“不义”、“无礼”、“不智”、“不信”施加于他人也。如此者,虽未必能“达仁”,却能不违于“仁”。

“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”,此言可有两解。朱子曰:“内外无怨,亦以其效言之,使以自考也。”此以使国人家人无怨为解,恐有未妥。何也?人无法使他人无怨于我,圣贤君子亦难以使国人家人皆能无怨也。是故,当解为在邦无所怨,在家无所怨,但求诸己,恕道也。

仲弓闻夫子之言,亦如颜子而答曰:“雍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“雍”为仲弓名讳,冉姓。惟有“闻道而躬行之”,然后能有成。朱子曰:“克己复礼,乾道也;主敬行恕,坤道也。”君子之学,既当“自强不息”,亦须“厚德载物”,不可偏废。

【今晚发布完毕,下周二再继续。学不在多,而在思而躬行。若有垂询,敬请小窗留言直说,必答以供参考。谢绝闲聊与争辩,无礼不答。若贵群不想继续,敬请告知,宗来愿意退出。若有愿转贴、转播者,悉听尊便。】

上一条:QQ群讲座稿136:《论语·颜渊》004(2017.12.19)

下一条:QQ群讲座稿134:《论语·颜渊》002(2017.11.28)

 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galaxy银河官网 电话:0531-82769210  邮编:250022

Copyright galaxy银河官网 - yh86银河国际APP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

鲁ICP备09051414号